多運動 飲食清淡 趕走體內濕氣
夏季是一個濕熱的季節,很多體內濕氣重的人在夏天會更加明顯。濕氣重會表現出哪些癥狀,又該如何去濕氣呢?
舌苔黃膩 體內濕熱
有句古話叫:“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。濕性黏濁,如油入面?!睋氹u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振榮介紹,中醫講,濕屬于陰邪,與寒氣結合就變成了寒濕,與熱邪結合,就變成了濕熱,與風邪在一起叫風濕,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。
一般可以通過自己的舌苔辨別到底是寒濕還是濕熱:如果舌苔黃膩,舌質紅的是濕熱;若是舌苔白膩,舌質淡白色的就是寒濕。濕邪不去,吃再多的補品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,隔山打牛。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、哮喘、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等疾病,甚至惡性腫瘤,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有關。
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濕氣重呢?西安醫學院附屬寶雞醫院醫學碩士劉冠中表示,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,頭發昏,打不起精神來,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,渾身不清爽,人也懶得動,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。在夏季,脾濕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,面色晦暗,發黃。
“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,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。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,有較強的饑餓感,可是吃了東西后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,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,也是脾濕的征候?!眲⒐谥姓f,到該吃飯的時候,沒有饑餓的感覺,而且什么也不想吃,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里脹脹的,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惡心感,感覺吃下去的東西往上頂,這些都是濕氣重癥狀。
少喝酒 保持室內干燥
“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方法。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,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。運動可以緩解壓力、活絡身體器官運作,加速濕氣排出體外?!眲⒐谥斜硎?,上班族動腦多、體力消耗少,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,很少流汗,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。試試看跑步、健走、游泳、瑜伽、太極等任何的運動,有助活化氣血循環,增加水分代謝。
“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,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、均衡飲食。少吃油膩食物和涼性食物。多吃祛濕食物,如莧菜、冬瓜、扁豆、薏仁、綠豆等?!崩钫駱s介紹,酒、牛奶、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,容易造成腸胃悶脹、發炎。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,加重發炎反應。生冷食物、冰品或涼性蔬果,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,不易無限量食用。如生菜沙拉、西瓜、大白菜、苦瓜等,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、姜,降低蔬菜寒涼性質。
人體內產生濕氣,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,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。李振榮表示,外界濕氣誘發內濕,經常在潮濕、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。所以,在陰雨綿綿的天氣,應該關窗關門,把濕氣拒于外面。其次,別穿沒有干透的衣服,蓋潮濕的被子。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的水分,吹干頭發。還要避免淋雨,別讓水分濕氣包裹著身體。一旦天氣好轉,濕氣減少時,應該及時開窗通風,讓空氣流通,帶走室內的濕氣。如果外界濕氣仍然很重,建議使用空調、抽濕機等,使得室內空氣干爽,免得濕氣滯留室內。
專家特別指出,少飲酒,因為酒助濕邪,酒精少碰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