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濕氣?
一到夏天,很多小伙伴們覺得,濕氣重,涼茶、拔罐、刮痧,齊齊上陣除濕,那么究竟什么是濕氣?今天小都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。
確切來說應該叫濕邪。在治病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這“六淫邪氣”中,中醫最怕的就是濕邪。每年農歷六月,夏季的最后一個月,中醫稱之為“長夏”,這時候陽熱尚盛,雨水較多,熱蒸水騰,潮濕充斥,為一年濕邪最盛的季節。
濕邪有什么特點呢?
一、濕邪重濁
濕邪是氣中重者,很容易困住我們的肌體,濕邪犯表,則令人頭重身困,四肢酸楚,若濕滯經絡,流注關節,則關節酸痛沉重、活動不利;若濕流下焦,則小便混濁不利、大便溏泄,或下利膿血,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。
二、濕性粘滯
這一特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,一是濕病癥狀多粘膩不爽,如患者表現為小便不暢,大便粘滯不爽等;二反映在病程上,遷延時日,纏綿難愈,如風濕病、濕溫病。
三、濕為陰邪,阻遏氣機,損傷陽氣
濕邪粘滯,留滯于臟腑經絡,常常阻遏氣機,使氣機升降無能,出現胸脘痞悶,小便短澀,大便溏而不爽等癥狀。
濕邪致病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,往往都是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。濕氣遇寒便成了寒濕,與熱則成為濕熱,遇到風就會成為風濕,濕在皮下,就成了肥胖。
如果濕邪和別的邪氣相結合,就會形成一些短時間內很難治愈的病癥,這是相當嚴重的。
除濕小Tips
01夏天經量不要久吹空調。夏天濕氣較重,人體的自我調節功能,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體內的濕邪,一方面是得益于夏天旺盛的陽氣對濕的蒸發作用,另一方面,則是借助了出汗來排出身體里的濕邪。然而,人體若是在夏天時長時間處于低溫的空調房內,則違反了自然的養生規律,影響體內濕氣的正常代謝。
02盡量少攝入啤酒、汽水、生冷的食物。如果把脾胃看成一個運化工廠,那么脾胃的陽氣就相當于工廠里的能源動力。生冷的飲食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,致使脾胃的運化功能減弱,進而影響體內的水濕代謝,引起一系列“濕氣重”的表現。
03避免久坐,多鍛煉。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肌肉,久坐缺乏鍛煉,氣血運行緩慢不暢,人體的新陳代謝減慢,脾胃功能受到抑制,久而久之就會損傷脾胃功能而生內濕,出現倦怠乏力、身體困重。
04避免壓力過大,思慮過度。脾氣的運行是保證脾運化功能的前提。中醫認為“思傷脾”“思則氣結”,壓力大、思慮過度等不良的情緒會影響氣的運行,氣的運行郁結就會干擾脾胃的運化功能,繼而引起內濕的產生。
05使用除濕儀器,去除環境濕氣,謹防濕氣入身。